癱瘓”117小時后,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恢復服務
歐洲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局于2019年7月11日向用戶發布預警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伽利略系統于7月12日起網絡中斷。這意味著智能手機、GNSS接收機等電子裝置所含的接收器無法接收計時或定位信息,但可以依據所安裝的衛星導航系統芯片,轉而接收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和中國北斗系統衛星的信號。
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是由歐盟研制和建立的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該計劃于1999年2月由歐洲委員會公布,歐洲委員會和歐空局共同負責。全部30顆衛星(24顆工作衛星,6顆備份衛星)計劃于2020年發射完畢。
歐洲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局11日向用戶發布預警,說伽利略系統的信號可能無法正常使用;14日發布更新提示,說伽利略系統初級導航和計時服務臨時中斷,但搜尋和救助服務不受影響。
據國際衛星導航監測評估系統(iGMAS)17日發布的最新消息顯示,經過117小時零10分的等待,歐盟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終于在UTC時間7月16日19時恢復服務,并在之后的3小時內,各項參數保持正常。
在中斷117小時后,“伽利略”終于恢復服務
根據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局14日發表的聲明顯示,本次“伽利略”服務中斷的原因在于“地面基礎設施的技術故障”。而根據慕尼黑聯邦國防軍大學退休教授、前歐空局衛星導航發展計劃負責人海恩(Günter W. Hein)的說法,伽利略系統的故障是由位于意大利富齊諾控制中心的精密定時裝置引起的。
歐空局發射“伽利略”系統衛星
對于本次“服務中斷”,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局的一名發言人15日表示:“人們要記住,我們現在仍處于‘初始服務’階段。在我們加強系統可靠性的時候,(發生故障)這種事是常有的,我們有恢復和監控的手段,并且我們正在地對其進行恢復。”
實際上,這已經是“伽利略”衛星上線以后,第二次出現故障了。2017年1月,“伽利略”組網衛星上的原子鐘出現大規模故障,曾一度對系統安全產生極大威脅。
更多相關
地球磁極偏移,對導航、勘測、石油開采等諸多領域造成影響
北磁極的快速移動迫使科學家不得不緊急更新世界地磁場模型(WorldMagneticModel,WMM),近日,新模型已經更新完成。事實上,這一模型本該到2019年底才更新。世界地磁場模型 世...
縱橫大鵬CW-100無人機:垂直起降的工業利器
縱橫大鵬CW-100無人機:垂直起降的工業級利器 縱橫大鵬CW-100無人機,是由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一款大型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系統。它不僅是...
中海達RTK如何一鍵設置基站
中海達RTK設備在設置基站時,可以采用一鍵設置的方式簡化操作流程。具體操作步驟可能根據設備型號的不同略有差異,但以下是一些通用的步驟和指導,適用于中海達RTK的一些型號,如V30、V60和V90等。1...
千尋X30單北斗RTK:開啟高精度定位的"中國芯"時代
千尋X30單北斗RTK:開啟高精度定位的"中國芯"時代引言:北斗自主化的里程碑之作在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三周年之際,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正式發布X30單北斗RTK接收機...
雷迪管線探測儀RD8200:城市地下管網的守護者
雷迪管線探測儀RD8200是一款先進的地下管線探測設備,由英國雷迪公司制造,廣泛應用于電力、燃氣、供水、排水等領域的管線定位、走向和深度探測。這款設備以其高精度、易用性和多功能性著稱,特別適合進行非破...
科力達SLAM-K120:手持三維激光掃描的革新力量
科力達SLAM-K120手持三維激光掃描儀:手持三維激光掃描的革新力量 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傳統測繪行業的面貌。...
開放合作讓北斗更好“擁抱全球”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22日在大會開幕式上說:“十年前,我們只有北斗一號,在軌衛星僅3顆,服務區域限于中國及周邊;十年后,我們有北斗二號、北斗三號,在軌衛星38顆,具備全球服務能力。這十...
焦點訪談:北斗導航,更廣更精更強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茫茫夜空,星耀北斗。今年11月19日,星空中又多了兩位中國成員,這就是兩顆北斗三號衛星。高大上的北斗衛星,其實很接地氣。比如,在沙場點兵的檢閱場、在風馳電掣的動車組上、在應...